服务热线:13987691440
邮 箱:
传 真:
地 址:昆明市高新区海源财富中心3幢2703
或许有理由相信,再过几十年,小号等乐器也会像几百年前的唢呐一样成为民族乐器,完全不分彼此,就像20世纪的中国人谁也不会把唢呐、二胡、琵琶当做外国乐器一样。但好歹“西洋乐器”还是有文化身份的主儿,找得到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而电子乐器,就像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孙猴子一样,找不到祖先。从文化身份上讲,没有国界的电声乐器,是一件让人无法界定的乐器,谁也不知道它到底属于哪个国家、哪个民族、哪种文化。它是一件世界乐器,发出一种无民族属性、无文化属性的中性音响,让所有人既熟悉又陌生。被模仿、被贮存的音色中,有二胡、琵琶,有小提琴、钢琴,但又不像二胡、琵琶,又不像小提琴、钢琴。似乎是听过的、具有民族性的,又似乎是没听过的、具有世界性的。中国人在忧郁的二胡音色中找到的民族认同感,西方人在忧伤的小提琴音色中辨认的文化属性,都再也到不了入木三分的程度了(充其量有点隔靴搔痒的感觉)。在审美经验中,一种乐器音色往往对应于一片特定的国度乡土和一种特定的文化情味,如同马头琴之于草原、风笛之于苏格兰等等,哪怕联想是朦胧的、不那么准确的,但总有个大体指向、大体归属。可是,听到电声乐器的音色,我们脑子里却一片空白,不知道该把这个没有户籍的音色对接到哪片文化地图的空间方位上。它具有全世界所有乐器的音色,像头“四不像”,怪模怪样。音色光怪陆离的组合与再组合,节奏变幻莫测的组合与再组合,像配中药一样把不知道什么音色再配上不知道什么音色组合成的种种千奇百怪、不知道怎样称呼的鸣响,让人们不但找不到与现实乐器甚至与现实事物对号入座的路标了。
这种乐器让研究者感到了一种新的文化威胁,就像试管婴儿和克隆动物一样,人们不知道电子乐器的国籍,不知道将给民族文化带来怎样的冲击和后果。或许从城市传媒的大面积覆盖中,已经难以总体性评价电子音乐的影响力了,但面对面接触农村鼓匠,马上可以感受到冲击力的强度和深度。电子乐器培养了一种没有文化认同感的年轻人,他们不再认同母语文化的表述方式,甚至母语文化的音色。话至于此,文化的交融让人感到的不仅是惶惑,而是有几分可怕了。音乐学家的目光穿过白白黑黑的键盘时,真的不知道这件无父无母、无祖无先,找不出遗传基因、剪不到脐带的乐器弹出的音阶到底终止在哪里。
我们的确开始面临电子时代了。科学技术使文化性质发生了巨变,享受着计算机、因特网、手机传媒提供的便利时,也应该想到鼓匠从电子琴上享受的同样便利。人们不得不正视传统乐器的音响以及连带的传统风格在电声乐器面前丧失的权威,不得不面对把一个重情重义的古老民族割舍不掉的演奏习俗变为麻木不仁、无强无弱、无血无肉的音响的尴尬。电子技术让音乐的手工化转向机械化,人类在一件乐器上花费的时间和功夫曾经是判断一个职业演奏家的首要前提,是技术认同的行内规矩,但一个在一夜之间就可以掌握能工巧匠花费数十年工夫(乃至数千年积累)才能达到的技术的机器,颠覆了我们对此的全部信心。这个让无数音乐家失业又让无数音乐爱好者爱不释手的家伙,把一切人工劳动、持之以恒、熟能生巧的功夫全都留给了历史。只有身体力行、吃苦耐劳才能产生的体验,被视为轻而易举,唾手可得。什么“勤学苦练”,什么“铁杵磨针”,什么“夏练三伏、冬练三九”,什么“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什么“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电子琴把这些古老的谚语、格言,变得滑稽可笑,嘲弄了所有靠时间积累、通过肉体和意志双重考验才能获得成就的古训。
作为手段的虚拟电声,是否对原来蒙着蟒皮、缠着丝弦、捆着牛筋、“有血有肉”的传统乐器产生了颠覆,日渐取而代之?这个让人类兴奋同时让人类沮丧的话题,似乎还不到下结论的时候。乐器家族中的新面孔到底给人类带来多少异乎寻常的惊喜或忧伤?正面意义和负面意义有多大?给传统文化带来的伤害有多深?负面影响能被人类听觉系统和心理系统消解到什么程度?大概就像科学家暂时无法估价转基因食品将给人类健康带来的影响到底是好是坏一样,几十年后才能有的结论,需要漫长的等待。但有一点确信无疑,人类在代表着“世界大同”的电子音色中再也辨别不到只有传统乐器才能表达的令人五味杂陈、扯人心动的声音了。